突破学术论坛的固有形式,是办更有趣学术论坛的法宝。就我所知,一种是黄瑞新老师的那种:每人5页PPT,只讲IDEA,不讲已有成果。所争取的,是让听者觉得“我怎么没这么想过”,效果拔群。没点深思远虑后的“金刚钻”,怕是上去讲会发怵。那么正规动作的青年学术论坛、特别是主题或方向较宽的论坛该怎么改变以谋求“更有趣”呢?我觉得可以拓展“学术”二字的边界,往“接地气”的方向走。

学术下边界

  正规学术论坛无外乎口头报告和墙报。如果这些加上论文是“学术”二字的上边界,代表着严肃学术的话,凡是和学术沾边的就是“学术”的下边界。在Paper是学术圈硬通货的情境下,学术论坛聚焦正统科研成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可在学术交流之余,“青年们”天然地喜欢(或被迫)操心更多的事情,就像我们论坛手册里写的那样:

青年人处在创新思维最活跃、精力最充沛、创造力最强的时期,科学研究的未来寄托于青年一代。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和大海,面向波光粼粼的海面,席地而坐,侃侃而谈,让思想碰撞的火花,绽放智慧的光芒,照亮深邃未知的海洋;让勇敢坚韧的步伐,带着晶莹的汗珠,征服新的科学高峰。(Credit: 何映晖

既然面对的是星辰和大海,那么我们交流的“学术”更应该是广义的学术。从学界动向到早期职业发展,论坛都应该为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谈论的平台。就像现在的一些大会,Earlier Career Scientists Forum已是标配。话题更是无所不包,沾边即可,比如以下这种跨界招募:

  一旦拓展到广义学术,可以谈论的话题数简直成几何级数增长。这里记下一些我看到和想到的,也当作一种备忘:

学界动向

  做科研的方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,哪怕看起来那么得三点一线。最近和管玉平老师聊了聊,他就说面向以后的海量数值模拟数据,不会是人直接来做分析;而一定是AI先做筛选,取得初步结果,人再介入。学界也正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的。一方面是绕开“下载数据至本地”、“本地分析处理软件”的云计算和云展示,相关软件(例子)、数据服务(例子)和应用(例子)都已应运而生;另一方面,是深度学习的开疆拓土。就我个人而言,就特别想知道大家用Machine Learning在海洋领域干了哪些事。要是有人能在论坛分享一点这个就太棒了。

  Open Science也是很火的一个议题,论坛有这方面动向的介绍也相当不错。它包括Open Review、Open Code、Open Source Software(OSS)、Publish figures prior to submission、预印本发表(12)以及论文署名上的工种细分(12)等。Open Access就更不用说了。

关于OSS,大家更多地投入其中也正是为了解决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;甚至有The Journal of Open Source Software来让大家专门发布OSS,以避免开发软件却不算工作量体现的尴尬。大家平常工作中难免写个小函数什么的,如果觉得其他人可能用得上,不妨发布到Mathworks FileExchange等平台(我的例子),然后在论坛上分享一下。

早期职业发展

  青年理应目光高远,但也不能不着眼当下。早期职业发展方面的分享可谓人人需要,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方向。青年论坛应该囊括这一块儿。

  上面这些议题举例可能过细了,不过谁让科研人员要三头六臂呢?如果受众看完/听完,觉得有可以补充、互通有无的地方,交流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。

看到的任何有趣、有用或话题性的学术周边

     自己没有写过小软件,或没有去调研、梳理、总结过,甚至没有写下来的习惯,都没关系。别人的任何趣味性、实用性、话题性或启发性的东西,都可以拿来在论坛上分享。七月份陈植武博士在报告中现场做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那个现象不是他发现的,却是他学术生涯中经历和铭记的;而且那些启发性的有趣实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和见过,这就是值得分享的。

  虽然分享人不是创作者,没法介绍相关细节或叙述其中的体会,但我们依然可以在论坛后问分享人这几个问题:“还有类似的吗?是哪里看到/找到的?怎么找到的?”。这一样有助于开启大家的交流互动。

  如果严谨学术成果的宣讲是“惊涛骇浪”的话,上述这些话题和分享就像陈植武博士所说的“小扰动”,是“镜湖投石”。有了它们,交流这种相互作用就更容易发生,门槛就更低,维度就更广。别小看这些“小扰动”,即便是教授、研究员也不一定通晓。如果我们的“大报告”和“小扰动”都能让研究员、外单位受邀专家觉得耳目一新、有所收获,论坛的口碑也就建立起来了。

“朋友圈”学术/“博客”学术

     那么,“下边界”学术怎么在论坛上分享呢?最好不挤占科研成果的宣讲时间,除非论坛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。个人觉得不妨以“朋友圈”学术或“博客”学术的形式印制在论坛手册上:

  现在,线上公开发布文字的地方非常的多,复杂的如公众号或博客,简单的如在线文档。只要肯写下来,记录和分享其实十分容易:一个链接,一个二维码,即可。这样一来,青年学术论坛就可以严谨与活泼兼具。试想一下,每个没有报告的参会者都提供一个如图的“朋友圈”学术,就相当于多了好多个愿意给大家现场做实验看的陈植武博士,场面一定火爆。另外,质量上乘的图文,还可以采编到单位/实验室的官方公众号上,可谓一举两得。

  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经年累月的尝试和积累,会出错,会失败;口头和墙报亦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演练或制作。相反,就自己了解的话题写一个日志没什么难度,不需要转模式,不需要挖数据,不需要读文献;只会成功,不会失败(就像我这篇日志一样);所需要的时间也比做PPT和墙报要少很多。很多科学家除了有个人主页,也会同时经营着一个学术博客。这也是运用网络建立个人或课题组学术品牌的一个有效方式。所以,我们学术论坛也可以提前向大家征集广义学术下的图文(要不不给口头或墙报的都得写个日志?嘿嘿),作为论坛的特色内容。

结语

  “我怎么从来没这么想过”,这是思想碰撞的一瞬。它可以发生在听学术报告时,也同样可以发生在看一篇朋友圈日志时。不过,碰撞是有难易的。小同行之间的交流,好比粒子对撞,针尖对麦芒;泛学术的分享则像是打台球,谁都可以比划两下。正如本文的主题:“怎样办青年学术论坛才更有趣?”,大家看完都可以想一想,欢迎一起交流。